80年代油价下跌-80年代石油价格

tamoadmin 2024-09-21

1.我国第二产业现状

2.下一轮油价是跌还是涨

3.以史为鉴:冷战时期的大国经济博弈

4.什么是可燃燃料?

我国第二产业现状

80年代油价下跌-80年代石油价格

第二产业对第一产业和本产业提供的产品(原料)进行加工的部门,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二产业的地位普遍上升,一般占就业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的30%以上。第二产业迅速发展主要是:

(一)满足经济现代化装备的需要

(二)一些工业品取代农牧产品(如合成纤维)

(三)生活水平的提高扩大对工业品的需要

(四)发达国家比值下降,但绝对量却不断增加,利用其资金与技术优势,转到国外设厂等。

第二产业中重化工业进展迅猛,在发达国家60年代到70年代中期达到高峰(占工业的70%左右)。80年代以来,重化工业比值有所萎缩,轻纺工业发展较快(主要是发展中国家),轻重比值大致为1∶2。

发达国家的工业日益向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战后相当一段时间,发达国家以发展资源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工业为主,把劳动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工资低廉的发展中国家。70年代以来进一步调整产业部门结构,尖端技术工业猛增,比重上升,而资源密集型工业再一次向外转移。目前发展中国家多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次为资源密集型,而新兴的工业化地区,已开始向技术密集型工业转移。总之这已成为世界工业发展的总趋势。

战后世界工业生产地域也发生很大变化,其基本特点是:

(一)工业生产向大型化、系列化和综合化发展。大型化、系列化是战后工业分布规模的主导方向。根据地域发展条件,以一二个工业部门为主导,多发展成综合性联合生产基地,是工业地域部门结构的特点。

(二)工业地域不同层次的集中和相对分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工业地域集中有所加强,形成世界性大工业地带,如北美工业地带、西欧工业地带、东欧工业地带、日本工业地带等。发展中国家的集中程度更高,呈点状分布,如各国首都多发展成为最大的工业城。世界工业生产从高密度区向低密度区扩展,是世界工业空间运动的趋势。

[编辑本段]世界能源

世界能源与经济发展

回顾人类开发的历史,能源的需求总是随同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一般说来,社会经济发展决定着人们对能源需求的增长,同时能源的供应状况又反过来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正是由于能源提供了高效的动力,才推动了世界经济的新飞跃。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表明:能源的增长速度与国民生产总值是同步增长的,也只有这样才能互相促进,否则会给生产发展造成重大损失。

能源消费与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一般说来,能源消费量的高低又与国家工业化水平、经济发展呈正相关。如1988年世界人口平均能源消费量为1371公斤(折成石油),发达国家高于平均值,而发展中国家却低于平均值。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袭来,曾引起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普遍下降,甚至出现负增长,从这个侧面反证能源生产的发展变化与国民经济发展的升降呈正相关。

现代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特点及趋势

能源的生产与消费的数量愈来愈大,且增长迅速。无论就世界能源的总消费量或人均消费量均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势头。如1850~1950年期间,能源消费量从1亿吨增加到25亿吨,1980年又比1950年增加2.8倍,1988年超过100亿吨(标准燃料)。1850年~1950年人均消费从115公斤增加到1000公斤。进入80年代后超过2000公斤。预测2000年世界能源供应总量146.6~181.7亿吨(标准燃料)。世界能源生产与消费迅速增长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1)世界各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使能源需求量增加;(2)人口增加也是影响世界能源需求增加的重要因素;(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工业结构加快向重化工业转换,特别是能源密集型工业的发展,使能源消费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增长速度;许多发展中国家的重工业也有较大发展,这更加大了能源消费量。今后随着科技的发展,许多工业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向技术密集型和经济服务化方向发展,以及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下降的趋势等等,可能会使一些国家的能源需求量的增长放慢。当然广大发展中国家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需求还会在大幅度增加。

能源消费结构的变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类在能源消费上经历了三个阶段,目前正酝酿走向第四阶段。在整个前资本主义时期,生产力不发达,木柴等在能源消费中居首位,被称为能源的“木柴时代”。以蒸汽机为主要标志的18世纪的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促进了煤炭的大规模使用,大约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到19世纪70年代,煤炭在世界能源消费结构中占24%。之后电力开始进入社会各领域,蒸汽机和火电站(烧煤)发展迅速,对煤炭需求量骤增,到20世纪初达95%,取代木柴成为主要能源,进入了能源的“煤炭时代”,完成了世界能源消费结构的第一次重大改革。一直持续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煤炭还占消费总量的1/2以上。早在20世纪初内燃机问世,汽车、飞机制造业兴起,各工业部门和运输业相继采用石油为燃料的动力装置,在一些新型军事装置广泛应用石油为动力,致使石油消费量显著增加。60年代初石油(气)的产量与消费量超过煤炭,世界能源进入“石油时代”。结构迅速转换的主要原因:一是石油产量的增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的特大油田不断发现,科学技术的发展,勘探能力的提高,使大陆架的海底石油的开发成为可能。新油田多分布在以西亚地区为代表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独立后适应民族经济发展的需要,大力开采石油,增加出口换取外汇收入。因此石油产量迅速增加。二是石油自身条件优越,可燃性强,单位热量高(比煤炭约高1倍),利用价值大;石油开采条件好,费用低,按热量计算,石油成本只等于煤炭的1/3;又便于运输,陆上的管道与海上的油轮,既方便又便宜。这些都为满足世界石油消费量增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国际石油垄断组织为了从亚非拉地区掠夺大量廉价石油,控制石油贸易,压低石油价格,只等于煤炭的1/2。于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弃煤用油。从而加速了石油取代煤炭的进程。当然煤炭开采条件日益恶化也是一个因素。

影响世界各国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因素:一是取决于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二是能源资源条件。如50年代中期,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个以石油为首位能源的国家。日本能源贫乏,60年中期实现转换。而煤炭资源丰富的国家,进展迟缓,到60年代、70年初,(前)联邦德国、法国、英国才相继以石油为主要能源。至今有些国家仍以煤炭为主,如中国(81.2%)、波兰(80.2%)、印度(67.9%)等。

世界能源消费结构变化的趋势

60年代以来总的特点是煤炭基本呈下降趋势,石油(气)在70年代中达到高峰(占近70%)。近年,煤炭略有回升从1975年的29%上升到1989年的32.9%,石油从46%降至38.6%(1990),天然气、水电、核能一直持续缓增。其主要原因:70年代中后期两次石油危机,两伊战争等国际市场石油供应锐减,许多国家为摆脱危机,加速发展新能源,重新启用煤炭和节能等措施。从长远看,能源消费结构将从传统的矿物燃料转向可再生能源(太阳能、核能、生物能等)为基础的持久能源系统,预计彻底转换需半个到一个世纪。在转换的过渡时期仍以油(气)为主,煤炭和核能、新能源可望有所提高,将是能源的“多极化时代”。

世界煤炭工业

煤炭是近代工业发展史上的主要能源之一,从18世纪中期到20世纪60年代初,一直是最重要的能源,被誉为“黑色的金子”。

(一)世界煤炭资源的地理分布地球上含煤地层的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15%。全球含煤地层含煤密度每平方公里地质储量为200万吨。按探明储量世界煤炭资源的储量、密度,北半球高于南半球,特别是高度集中在亚洲、北美洲和欧洲的中纬度地带,合占世界煤炭资源的96%。形成世界著名的两大蕴藏带:一是亚欧大陆煤田带,东起我国东北、华北煤田延伸到俄罗斯煤田、哈萨克煤田(卡拉干达)和乌克兰的顿巴斯煤田,波兰和捷克的西里西亚,德国的鲁尔区,再向西到英国中部;二是北美洲的中部。而南半球含煤率低,仅澳大利亚、南非和博茨瓦纳发现较大煤田。目前世界上已有80多个国家发现煤炭资源,共有大小煤田2370多个。硬煤探明储量以中国、美国、独联体最为丰富,合占60%,次为印度、南非,澳大利亚、波兰和德国等,以上共占95%。

(二)世界煤炭工业的发展与布局特点煤炭工业是较古老的工业部门。从19世纪中期以来,煤炭产量增长迅速。按产量增长变化可分为4大阶段。

(1)1860~1913年世界煤炭生产大发展时期。1913年煤炭产量11亿吨,比1860年增加7倍。从而进入了能源“煤炭时代”。此时在英国英格兰中部、德国鲁尔区、美国阿巴拉契亚区,沙俄乌克兰等地,形成了以煤炭为基础的大工业基地。

(2)1914~1950年稳定增长时期。煤炭产量比1913年增长39.8%,达18.18亿吨,占世界能源消费的62.3%。

(3)1951~1974年煤炭生产萧条时期。20多年间煤炭产量只增加12.2%。生产停滞的主要原因:一是进入50年代,石油发展迅速,60年代初发生了能源消费结构的第二次大变革,结束了以煤炭生产的“黄金时代”。二是煤炭开发历史久,开采条件恶化,投资大,效益低。为此,一些传统煤炭生产国弃煤开油,致使世界煤炭工业走向萧条。

(4)1974~1990年转为缓增时期。7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各国为摆脱石油危机,寄希望于煤炭,于是出现了转机。1989年世界煤炭产量达48.8亿吨,比1976年增加50%。21世纪前夕,世界能源面临新的变革,预计煤炭产量会有所增加。

煤炭生产分布的特点:

(1)煤炭生产分布与储量分布基本一致,生产分布不均衡。

(2)煤炭生产地域不断扩大。二战前,煤炭生产集中在美、英、德和(前)苏联,合占总产量的3/4。战后,特别是70年代以来,中国、印度、澳大利亚和南非发展迅速,相继跃居世界前列,成为生产大国。中国1950年只产4300万吨,1989年已过10亿吨大关,成为世界最大煤炭生产国。

(3)生产规模的大型化、集中化和生产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4)以采煤业为中心进行工业成组布局,形成大型综合性工业基地。形成了煤炭—火电,煤炭—化学—火电,煤炭—选煤—焦化—火电—钢铁—建材以及矿区经济综合发展等地域类型。

(三)世界煤炭消费与贸易地理世界煤炭消费量与生产量基本吻合,两者相伴涨落;同时也随着其它能源,特别是石油消费量的增减而变动。目前世界煤炭年消费总量为30多亿吨。

煤炭消费与生产已基本一致。煤炭自身的特点决定以就近消费为主,故多内销。煤炭国际贸易量较小,长期以来维持在2亿吨左右,近年超过了3亿吨。

煤炭消费以工业用煤为主,多占80%~90%,特别集中在发电与炼焦,合占总消费量的80%。长期在煤炭贸易结构中炼焦多于动力煤,近几年钢铁产量下降,炼焦煤需求减少,使动力煤超过炼焦煤。进入80年代,澳大利亚超过美国成为最大的煤炭出口国,次为美国、加拿大,三国合占出口量的80%。近年中国的出口量也名列前茅。日本是最大进口国(占世界的27.7%),次为西欧各国和韩国,基本在发达国家间进行。海陆运输各占贸易量的1/2。

世界石油工业

石油是现代社会物质生产基础最重要的能源。60年代中期取代煤炭登上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冠军。70年代,世界石油年贸易量为15亿吨,约占世界总贸易量的1/5,占海上商品吨位的53%;油轮占商船吨位的40%。作为燃料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交通运输(铁路、汽车、轮船、飞机)以及军事和国防建设,同时成为新兴的石油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石油工业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也促进了工业部门结构的转换和产业布局的变化,以及地域经济的开发。虽然经历了70年代两次石油危机,80年代的油价下跌,海湾战争,以及随着新技术革命和新能源的开发,多极化能源消费构成的形成等等各种冲击,但到本世纪末,石油仍是重要能源。

(一)世界石油资源的地理分布石油资源的大规模勘探、利用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扩大,其探明可采储量受资源的发现和开发状况所制约。近40年来,世界各地竞相找油,50~60年代是世界“石油大发现”时期,探明储量从104亿吨增到720亿吨,净增6倍。70年代以来进入稳定增长期,1990年底达1365亿吨。

世界石油资源分布的特点分布集中是最大特点。具体表现:

(1)北半球多于南半球(96%∶4%),特别是北纬24~42°之间占世界石油资源的56%;东半球多于西半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发现油田多集中在东半球,现已占80%以上。

(2)地区分布不均衡。过去欧美地区占80%,从50年代开始向亚非拉地区转移,现已占70%以上,波斯湾沿岸几乎富集了60%,享有“世界石油宝库”称号。过去中国被认为是贫油国,现已是世界大储油国之一。60年代以来,非洲相继发现一批油田,70年代拉丁美洲产量也有较大增长,成为世界第二大储油区。东欧主要集中在俄罗斯和阿塞拜疆。西欧是新崛起的油田区,储量不大而意义重大。北美洲的储量比重呈下降趋势。目前世界上拥30亿吨以上储量的国家共11个。其次世界石油开发重点由大陆转向海洋。60~70年代以来,随着开发技术的改进,海洋石油资源贮量丰富,加速了重点转移,几乎所有的大陆架成为勘探、开发石油的场所。现有40多个国家在海洋生产油或气,其探明储量已占全球总储量的42%。

(二)世界石油生产与地域分布特点人类开发利用石油资源早于煤炭,至今已有几千年历史,做为商品性的现代化生产,始于1857年罗马尼亚的普洛耶什蒂油田,接着美国、以及(前)苏联、委内瑞拉、印度尼西亚等国先后开采石油。到1940年世界石油产量达2.6亿吨。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石油产量增加迅速。50~70年代一直是上升趋势,1960年、1969年、1978年分别突破10亿吨、20亿吨、30亿吨,1979年创历史最高水平(31.2亿吨),约等于战前的12倍,每年以8.6%的速度增长,是“石油的黄金时代”。80年代出现了下降的总趋势。

战后世界石油生产地域分布的特点与储量地域分布的变化基本是一致的。世界石油生产地域得到扩展,但仍高度集中,地域分布不均衡。战前主要集中在美国、(前)苏联和委内瑞拉三国,合占90%以上,其中美国约占70%(1937年)。50年代初西亚超过前苏联和委内瑞拉,成为第二大产油区;1965年产油超过4亿吨,占世界的27.9%,又跃过美国,成为最大产油区。同年非洲产量达1亿吨(占7.4%)。70~80年代中国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文莱的发展,使亚太地区石油产量骤增。西亚的腾飞,非洲的崛起与亚太地区的发展是影响世界石油生产地域变化的决定性因素。近些年中东局势动荡不安,石油产量下降、波动,曾退居东欧、北美之后。1990年中东占世界总产量的26.8%,又成为最大产区。依次为东欧、北美、拉美、亚太、非洲。随着秋明油田的开发,(前)苏联石油产量明显增加,1974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石油生产国。年产量超过一亿吨还有美国、沙特阿拉伯、伊朗、墨西哥、中国、委内瑞拉和伊拉克等,8国合占1990年世界总产量的62.8%。说明集中程度也有下降。

70年代以来,海洋石油产量增加较快,现已占总产量的27.2%。波斯湾、墨西哥湾、马拉开波湖、几内亚湾、中国沿海、欧洲北海、印度尼西亚和加拿大近海,都是海洋石油开采的重要海域。

(三)世界炼油工业发展与分布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炼油能力增长迅速。50~60年代是大发展时期,与产量增长基本吻合。从70年代开始,世界炼油能力脱离石油产量自行增长,出现了逆差。如1980年炼油能力达40亿吨,而产量不足30亿吨。主要原因是各大石油消费国竞相建厂。目前世界炼油能力与产量情况有三种类型:发展中的石油生产大国炼油能力小于产量;发达的石油消费大国炼油能力多大于产量;中国与俄罗斯基本持平。

目前世界石油加工分布的基本特点是:分布极不平衡,高度集中在大消费区。北美、东欧、西欧和日本分别占总炼油能力的23.6%、20.3%、19.3%和6.6%,合占70%;依次为亚太地区和拉美地区;而西亚和非洲仅占5.5%和3.5%。

(四)世界石油贸易与运输世界石油的储、产、销的地区分布不均衡,导致国际石油的流动加剧。国际石油贸易中以原油为主(占4/5),油品为辅。70年代以来,世界石油贸易量高达12~17亿吨,约占世界原油产量的50~60%。1990年国际贸易量15.51亿吨,占总产量的49.3%。原油贸易具有地域广,运距长的特点。西亚为世界最大石油出口区,曾占出口总量的60%。70年代,非洲发展成为第二大出口区。原苏联石油产量增加后,自给有余也成为出口区之一。东南亚、中国、英国都有部分出口。形成了以西亚为中心的多元化出口地域结构特点。西欧、美国和日本是世界三大原油进口区。在工业发达国家中,除挪威、加拿大和英国自给有余外,都需大量进口。这种贸易格局暂时不会改变。

石油运输以海运为主,1973年海运原油18.4亿吨(历史最高记录),占海上货运量的1/2以上。近年略减少。以波斯湾为中心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输往世界各地,称为“石油海峡”。其次以波斯湾为中心,由油田到油港形成输油管道网络。

世界电力工业

电力工业是转化能源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物质技术基础和现代工农交各业发展的动力。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电力工业发展迅速,发电量持续上升,特别是60年代以来因为电气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用电量增长迅猛。1990年世界发电设备装机容量为24.6亿千瓦,发电量110170亿度,比1950年增加11.5倍多。

电力工业结构特点与变化趋势50年代初火水发电比重为6∶4,之后火电发展快于水电, 60年代变成7∶3,70年代火电、水电核电之比为74.6∶23.7∶1.6。石油危机袭来与科技水平的提高,核电比重上升较快,199O年变为64.6∶18.9∶16.8。由于各国能源资源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的差异,大致形成几种类型。煤炭丰富的地区,多以火电为主,如波兰(占97.3%)、澳大利亚(87.2%)、南非(96.2%)等;水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多以水电为主,如巴西(96.6%)、加拿大(66.3%)等;能源贫乏的国家,多以进口石油为燃料的火电为主,如日本(61.8%)、意大利(71%),或大力发展核能,如法国(占70.4%)、瑞典(50.9%)等。

世界电力工业分布特点高度集中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带,约占世界发电量的90%以上。特别是美、俄、日、德、加的人口只占世界总人口的11.5%,其电力却占53%。近年中国发展迅速,1990年末装机容量达1.35亿千瓦,居世界第四位。大火电中心建在煤炭丰富产地,往往形成综合性工业区,如德国鲁尔区、俄罗斯的库兹巴斯、乌克兰的顿巴斯、中国的山西省、辽中南工业地区等为典型代表。且广泛分布着坑口电站。电站建在消费地和港口区的以日本和意大利最为典型。

水力发电是潜力大的能源,可能开发的装机容量约22.6亿千瓦,现只开发4.92亿千瓦,发电约2万亿度。世界各国开发利用程度不一,多集中在加拿大、美国、俄罗斯、巴西等,约占世界水力发电的1/2。水力资源60%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开发较迟。近些年,巴西、中国、印度、墨西哥等水电发展迅速。世界装机容量在300万千瓦以上的大型电站分布在巴西的巴拉那河、委内瑞拉的卡罗尼河、美国的哥伦比亚河、俄罗斯的安加拉—叶尼塞河、加拿大圣劳伦斯河等12座。世界水电向大中型、梯级开发综合利用方向发展,从接近用电中心向边远地区布局的趋势正在发展。

核电站始建于50年代中期,70年代中期以来发展迅速。1990年占总发电量的16.8%。预计本世纪末将达到30%。现有30多个国家建成424座,正在建设中的有173座。美国、法国、俄罗斯、瑞典、德国、日本等较为发达。核电站多分布在海边、江滨、湖畔以及缺能源消费区。

[编辑本段]世界钢铁工业

现代钢铁工业始建于19世纪初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钢铁工业发展缓慢,产量有限,生产国不多,且分布十分集中。1937年总产量1.1亿吨,多分布在大西洋北部沿岸地区,美国和西欧共占总产量的3/4,再加上原苏联则达87.5 %。这是战前世界三大钢铁生产地区。其形成的主要因素:西欧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源地,开发较早;美国起步迟,但发展迅速;苏联十月革命后,由于经济发展与国防的需要,大大加快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各国丰富的煤铁资源,有利的经济技术和方便的运输条件都给各国钢铁工业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战后,特别是5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迅猛地发展,产量倍增,钢铁工业地域结构也随之发生变化。纵观世界钢铁工业发展与布局,有以下几个特点:

钢铁产量与钢铁生产国明显增加,钢铁工业地域东移。50~60年代是世界钢铁产量迅猛发展时期。1950年只产1.89亿吨,而1968、1972、1974年分别超过5亿吨、6亿吨、7亿吨,到1979年达7.4亿吨(历史最高记录),其间净增5.5亿多吨,年平均增长1900万吨。同期,年产1000万吨以上的国家由4个增加到16个,并出现了设备能力超过1亿吨的国家。分析其迅速发展的原因,首先是世界不同经济类型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工业向重化工业发展,造船、汽车及建筑业的飞速发展,扩大了钢铁需求量,钢铁工业成为许多国家的重点发展部门。计划经济国家为加速社会主义工业化进程;战败国要恢复发展经济;西方老钢铁生产国要维持其垄断地位;发展中国家为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都相继扩大生产设备。其次,当时国际市场上的铁矿石、煤炭、石油等原料、燃料不仅供给充足,且价格低廉,大大加快了世界钢铁工业的发展步伐。还有生产技术的变革,如顶吹转炉与电炉炼钢的广泛应用等都是促使产量激增的重要因素。

进入80年代,世界性经济危机造成市场萎缩,能源供给紧张,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大调整等等,致使钢铁工业开工不足,产量停滞或下降。目前产量维持在6.7~9亿吨。

世界钢铁工业地域结构变化的显著特点是打破了过去高度垄断局面,工业地域自西向东扩散的趋势日益明显。从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钢铁工业发展极为迅速,先后超过法国、英国、原联邦德国,到1980年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同期,原苏联大力发展钢铁工业,于1971年超过美国,登上“冠军”宝座。进入70年代后,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钢铁工业日益壮大,产量成倍增长。亚洲的中国、印度、朝鲜发展迅速,特别是中国1982年超过原联邦德国成为世界第四钢铁生产大国,1990年生产6400多万吨。拉美的巴西年产2600多万吨,居第6位。阿根廷、墨西哥产量增长也较快。过去非洲除南非外,几乎是空白,近年埃及、阿尔及利亚都有发展。实际上又呈现出由“北”向“南”扩展的新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钢铁工业明显走向大型化、现代化。它适应技术经济合理性的要求,经济效益高。目前设备能力在500万吨以上的钢铁厂有50多家,占世界钢铁厂生产能力的1/2以上。

世界钢铁工业空间结构变化的特点

从内陆资源指向型向临海消费地指向型布局是总趋势。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相当长的时间里,世界钢铁工业布局多属内陆资源指向型。在煤炭炼铁时代,工厂向大煤田、大铁矿集中,煤铁复合区是最理想的区位。随着冶炼技术的改进,特别是炼铁焦化的下降,则又多由就煤而转向就铁布局。于是形成三种钢铁工业地域类型区:在煤田区建钢铁联合企业,以德国鲁尔区、乌克兰顿巴斯区,美国匹兹堡区等为代表;在铁矿区形成钢铁工业基地,以法国洛林区,俄罗斯马格尼托哥尔斯克,我国的包钢、马钢、武钢等为代表,介于煤铁资源运输结节点(钟摆式),以美国五大湖沿岸钢铁工业基地为代表。

50年代以来,世界钢铁工业向消费区布局成为主导方向。新厂多建在工业中心,形成钢铁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分析其主要原因:首先是布局条件变化所引起的,如能源消费构成的变化,运输条件的改善,特别是海上运输的发展,运输工具的革新,新资源来源地出现等。以铁矿石生产为例,战前开采加工主要集中在西欧、北美几个国家。60年代后,在南三大洲相继发现大型铁矿区。如巴西、澳大利亚铁矿石产量跃居世界的二、三位,并成为世界最大的两个铁矿石出口区。还有委内瑞拉、秘鲁、利比里亚、毛里塔尼亚以及加拿大、印度等都有出口。老的铁矿石产地产量减少,自给率下降,如法国原为净出口国,目前1/3靠进口,使钢铁工业与铁矿石生产地域脱节,而靠进口原料、燃料和钢铁厂多趋向消费区。其次是技术经济的合理性,就地生产,就地消费,既节约时间又减少运费,可以降低成本,经济效益最高。日本走出一条无资源国家靠进原料、燃料在消费区建大厂的成功之路。

钢铁工业日益向沿海、河、湖发展

世界汽车工业地域的分布

世界造船工业的发展

下一轮油价是跌还是涨

下一轮油价随着国际油价的全面下跌,国内成品油价格的预期下调幅度逐渐扩大,这可以从我国第4个工作日和第5个工作日的各项关键指标中看出。例如,原油变化率分别为- 1.19%和- 1.40%,预期下调幅度分别为45元/吨和60元/吨。特别是国际油价第五个工作日对应显示轻微反弹,然而,国内成品油的下行区间预测继续扩大,15元/吨与前一个工作日相比,滞留状况被打破了,石油价格显示一个向下的状态。 此外,如果国内油价持续震荡和下跌的趋势,下一轮的价格调整很有可能出现下跌,也就是说,很有可能完成今年以来的第四次油价下跌。大多数车主听到这个消息都很高兴,因为价格的上涨给他们的旅行开支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1.影响油价的因素是复杂的,如政治、经济、库存、气候、技术等。这些因素一个接一个地变化,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主导因素。 供求因素。 作为一种商品,石油的价格从长远来看取决于供求关系。20世纪80年代中期石油价格的急剧下跌可以说是70年代高油价政策的直接后果。高油价导致世界石油消费国普遍节约燃料。同时,它也刺激了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生产,增加了石油供应,使世界石油供大于求达到饱和,石油价格的下跌是不可避免的。2003年以来国际油价的上涨,本质上是由于世界石油需求的刚性增长和投资不足导致的石油过剩产能的历史低位造成的。

2.政治经济因素。 历史上每一次油价剧烈波动的背后,我们都能看到政治和经济因素的阴影。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和石油禁运的爆发引发了第一次石油危机。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导致伊朗石油产量大幅下降。“9.11”事件后,美国发动的反恐战争给中东地区带来了动荡和石油供应的波动,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石油市场呈现出欧佩克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石油消费国和石油公司相互制约的格局。这使得政治和经济因素在油价波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3.期货投机。 近年来,由于美元的持续疲软和低迷的股票市场,美国投机资金的投资收益在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一直令人失望,再加上对能源和原材料的强劲需求推动全球经济复苏,导致部分投机资金从股票市场、外汇市场等市场撤出,大量涌入期货市场,炒作能源和原材料期货。 石油股票。 虽然库存不是决定价格的直接原因,但库存是市场涨跌动力的直接体现。如果我们主动增加库存,库存就会变成需求。如果需求增加而市场供给不变,价格就会相应上涨;相反,如果我们主动减少库存。

以史为鉴:冷战时期的大国经济博弈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英国作家乔治_奥威尔(GeorgeOrwell)在一篇文章中首次使用了"冷战"一词描绘了一个核武器阴影下的世界。

在奥威尔的描绘中,受破坏性武器的相互制衡,大国之间直接战争得以避免,但取而代之的是无尽的、徘徊在危险边缘的敌对行动:间谍、诡计、权谋......世界就此陷入一个“没有和平的和平”(peacethatisnopeace)。

一语成谶。

随着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计划相继出台,一场彼此猜忌和怀疑的"不信任漩涡"将美国为首的西方集团和以苏联为首的东欧集团卷入了一场长达近半个世纪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对抗,这主宰了20世纪下半叶的国际政治。

在这期间,美国对苏联展开了除军事行动外的一切遏制,从贸易管制、经济制裁、联盟对抗、技术围堵到围绕粮食和石油的经济战,苏联也一一接招,采取了反制措施。

在20世纪70年代,两大集团的较量中,苏联还占着上风。但或许正是这段时期相对的繁荣掩盖了苏联经济中的根本性问题,包括重工轻农、片面发展军事工业的畸形经济结构和过于依赖石油的外汇收入来源。

忽视了这些问题的苏联继续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和"星球大战"中去,最终导致社会动荡,走向解体,这场持续了近半个世纪的冷战也落下了帷幕。

经济封锁:孤立和拉拢

在经济方面,美国一方面利用贸易管制、经济制裁等手段将苏联孤立在世界经济发展潮流之外,另一方面通过经济援助的方式对欧洲实行经济援助,拉拢西欧国家,共同遏制苏联集团。

贸易管制:1947年12月17日,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决定对苏联集团各国实行贸易管制,无限期停止向苏联国家出口美国短缺物资和有助于增长苏联军事潜力的物资。次年3月,美国政府开始实行新的贸易管制制度,禁止向苏联、东欧国家出口美国贸易管制清单内的各种物资。

1949年2月20日,美国国会通过了战后的第一个《出口管制法》,把对苏联国家的贸易管制战略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下来。美国的贸易管制清单包括全面禁运类和限制出口数量类,当时杜鲁门政府认定,贸易管制的广度和深度必须能够影响苏联的整个生产体系。

在贸易管制的影响下,美国对苏联的出口迅速下降,从1952年时的2700多万美元锐减到1.5万美元。

在双方抗衡的四十多年里,美苏贸易局势也随着双方关系忽冷忽热。在矛盾激化的时期,美国对苏联实行禁止贸易、出口配额、中止投资等严厉政策,甚至还要求第三方国家对苏联相关领域的出口必须经过美国的许可。

贸易管制严重阻碍了苏联对外贸易的发展,也断绝了其与世界经济的密切联系,直接导致苏联被割裂,在第四次科技革命中几乎与资本主义世界隔绝,苏联高新技术的发展和经济模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遭遇掣肘。

苏联的对外贸易额在世界外贸总额中的比重处在2.6%-4.2%之间,直到1988年还处在5%之下。80年代贸易出口额占GNP的世界均值为21.8%,而苏联仅仅为7.7%。苏美两国在贸易领域的差距一直相当显著,苏联的出口额平均只有美国的1/3。

经济制裁:美国最爱使用的经济制裁大棒在冷战期间自然也不会缺席。据国际经济研究所统计,1945年以来,大约三分之二的制裁都有美国参与。在1960年-1975年期间,美国曾26次威胁或实施经济制裁。

1981年12月29日,里根政府以苏联支持波兰政府军事管制为由,宣布对苏联实行经济制裁。

具体经济制裁措施包括:中断苏联航空公司对美国的一切飞行;命令关闭苏联采购委员会;停止签发和延长向苏联出口电子设备、计算机和其他高级技术器材的许可证;推迟举行新的长期谷物协定的谈判;暂停签订新的美苏海运协定的谈判;向苏联扩大出口石油和天然气设备将需要得到批准;命令停止签发向苏联出口这些设备(其中包括铺管机)的许可证;不延长应于近期续订的美苏之间各项交流协定,其中包括能源、科学和技术协定,并将对其他所有的美苏交流协定进行全面的审查。

此时,两大集团的冷战已经持续了三十多年,苏联和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已是微乎其微,苏联在相当大程度上也不再依靠西方技术和资金,但这样的制裁对于当时已经是风雨飘摇,处于“解体”前夕的苏联来说,依然是一场雪上加霜。

例如,1982年,通过切断切断苏联在西伯利亚修建的新的天然气管道以及与日本合作开发能源计划所需要的大部分技术,使得苏联外汇收入锐减,由此损失了150-200亿美元收入。

援助盟国:在美国的战略中,对苏联国家的遏制政策和对西欧国家的扶持和拉拢政策是一对孪生兄弟。

在八千字电文中提出“遏制战略”的乔治·凯南在1945年5月起草的一份备忘录中阐明了复兴欧洲的观点,他认为欧洲的经济困难会给苏联造成可趁之机,是欧洲的经济失调趋势才使得一切极权主义运动得以盛行,美国的复兴计划就是要克服这种趋势,因此援助欧洲是美国遏制苏联和维护自身安全利益的必要措施。

1947年6月5日,时任美国国务卿的乔治·马歇尔在哈佛大学演讲时正式提出马歇尔计划(TheMarshallPlan),又称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RecoveryProgram)。1948年4月2日,美国国会通过了《一九四八年对外援助法》,马歇尔计划正式启动,持续到1952年6月。

在这段时期内,欧洲各国通过参加经济合作发展组织(OECD)接受了美国金融、技术、设备等各种形式的援助合计131.5亿美元。

依据国际开发总署(AgencyforInternationalDevelopment)统计,马歇尔计划主要参与国家及份额为:英国(24.7%)、法国(21%)、意大利(11.7%)、德国(10.8%)等。从援助的形式上看,主要包括美元援助、技术协助、担保金以及对等基金等。

但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作为提供援助的条件,美国对欧洲提出了经济一体化的要求,即打破战前各国间贸易、关税的壁垒,缩小国与国的差别,创建欧洲经济的一种新结构。

《一九四八年对外援助法》中第115条,规定西欧国家必须与美国签订多边与双边协定,才能取得援助;受援国输出的主要商品和经济计划,都必须由美国为执行马歇尔计划而设置的机构—经济合作总署(ECA)同意;必须用美国贷款的一部分资金,生产美国所需要的战略物资;必须撤销关税壁垒或减低关税率以利美货倾销;取消或放松外汇限制;并为美国储备战争工业所需的战略原料;在经济上接受美国的监督等等。

有分析认为,欧洲在“经济一体化”后对美国的依附,一方面有助于美国对苏联和德国进行“双重遏制”,使得美国有效承担起大西洋联盟中的领导责任和地位;另一方面有助于减轻美国在欧洲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取消欧洲国家间关税壁垒的做法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面对西方的经济围堵,苏联也推出“莫洛托夫计划”来抵制和反击"马歇尔计划",援助东欧经济发展,并与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波兰等东欧国家签订一系列贸易协定。

但“莫洛托夫计划”虽然极大地促进了战后苏联和东欧的复兴,加强了苏联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交往,但却制约了东欧国家和西方国家间的贸易关系,也是导致苏联、东欧严重背离世界经济贸易体系的因素之一,东欧经济发展越来越落后于西欧。

技术遏制:美苏博弈的核心领域

在冷战阴霾下,科技是美苏博弈的核心领域。

为了在技术方面围堵苏联,在美国的提议下,输出管制统筹委员会(CoordinatingCommitteeforMultilateralExportControls),又称巴黎统筹委员会(巴统,CoCom)于1949年正式成立,并于1950年1月开始活动。

作为一个不公开对外、没有正式条约的非正式国际组织,巴统集结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葡萄牙、西班牙、加拿大、希腊、土耳其、日本和澳大利亚等十七个成员国。

其宗旨是限制成员国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战略物资和高技术。列入禁运清单的有军事武器装备、尖端技术产品和稀有物资等三大类上万种产品。

此外,为了防止盟国对禁运政策的抵制,美国国会于1951年通过了《共同防卫援助统制法》(MutualDefenseAssistanceControlActof1951),通过削减援助等方式逼迫西欧和日本进入共同防卫的轨道上来。

20世纪70年代后,为增加贸易收入,美国政府开始利用巴统“例外程序”,扩大出口禁运物资,但限制高新技术转移仍然是“缓和时代”不可突破的障碍。

1976年2月,国防部国防科学局研究小组向国防部长提交一份题为《对先进技术输出管制的分析》报告,系统论证了东西方贸易管制政策的重点从战略物资禁运转向限制高新技术转让的必要性和涉及的一系列政策问题。

1979年,美国《出口管制法》正式将限制高新技术转让作为出口管制的特殊重点,并将军事方面重要技术清单作为美国商品管制清单的组成部分,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大型计算机系统技术,软件技术,瞬时处理信息自动控制技术,集成材料、防务材料处理和制造技术,能源开采技术,大型集成、特大型集成设计、制造技术,军事仪器技术,电子通信技术,诱导和控制技术,超短波构成技术,军用车辆引擎技术,高级光学(包括光纤)技术,传感技术,海底系统技术等15种技术列为禁运范围,后来又将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工作母机、电子复合硅、激光装置增补列入对苏联的禁运清单。

1982年11月,美国建议在巴统管制清单中新增种类100余种,最终巴统成员国同意将其中58种纳入管制清单,包括浮动船坞、宇航船、太空登陆器材、超导材料、机器人、机器人控制系统、特殊合金生产技术和设备、海上油气开采技术等。此后高新技术的开放和禁运范围虽有微调,但阻止高新技术流向社会主义国家的总趋势不变,甚至得到了强化。

苏联注重发展和吸收对军工发展比较重要的重工业技术,在航空航天、潜艇等军工制造业领域的技术处于世界顶级的水平。

但片面发展军事重工业的苏联忽视了轻工业的发展,导致了畸形的经济结构。1940年,苏联重工业占整个工业生产总值的61.2%,1955年上升至70%,1960年高达72.5%。到勃列日涅夫时期,国家机器制造业产品中60%以上是军事商品,而耐用消费品只占5%-6%,国家发展科学的拨款中75%用于军事科研。

当时苏联轻工业技术落后,甚至无法满足国民生活需求,严重依赖进口。在技术输入遭到围堵断绝的情况下,事关民生的轻工业无疑成为了与美国较量中苏联的一大薄弱环节。

面对严格的技术封锁,苏联转向东欧工业国家大量采购,或者花更大成本通过中立国进口西方禁止对苏联出口的技术设备,甚至通过地下渠道和商业间谍来获得先进技术。

70年代,由于局势的缓和,苏联加大了向西方采购机械设备的力度,化学、汽车、能源开采设备以及计算机等都是苏联引进的对象。但有限的技术引进也无法在短时间内,帮助苏联成为真正的技术强国,反而如饮鸩止渴,削弱了苏联加大自主研发的动力。

随着前苏联1991年解体,1994年4月1日,“巴统”正式宣告解散。但西方国家的技术出口管制并未就此消失,1996年以西方国家为主的33个国家签署了《瓦森纳协定》,接棒“巴统”实施新的控制清单和信息交换规则。

直击七寸:石油和粮食

苏联石油资源丰富,是其获取硬通货的主要来源。上世纪60年代,向西方出口石油的收入每年占苏联外汇总收入的40%,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的经济已经严重依赖石油出口。

但成也石油,败也石油。

1973年,由于第四次中东战争,“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从每桶不到3美元涨至超过13美元;1979年,由于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以及随后的“两伊战争”,“第二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再次从每桶14美元飙涨至35美元。

飙升的油价引发了西方工业国家的经济衰退,却为苏联送来了巨额的外汇收入,为与美国进行军备竞赛提供了经济基础。

但进入上世纪80年代,国家油价随着世界经济连续衰退而开始走软。1985年8月,沙特石油出口从不足200万桶/日猛增到约600万桶/日,年末更达到900万桶/日。当年11月,国际石油价格从30美元/桶一路下跌,在不到5个月之后跌至12美元/桶。这使得苏联在一夜之间损失了超过100亿美元的硬通货,几乎是其硬通货收入的一半。

按照苏联能源部官方统计,1985-1988年世界油价下跌,从1984年的212.6美元/吨下降到1988年的93美元/吨,下降了129%,致使该国四年间共计损失400亿卢布。

与此同时,美元贬值使苏联每年减少大约20亿美元收入。这令本已问题严重的苏联经济雪上加霜,并成为了压垮苏联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导致油价急速下跌的沙特增产的背后力量一直被认为是来自美国。

上个世纪80年代初,里根政府的中央情报局局长威廉·凯西提出针对苏联的隐蔽经济战,其核心是通过对一个国家经济体进行研究,找到它的脆弱性,找到其咽喉命脉,并针对这种脆弱性,通过经济手段进行打击,削弱其国力。

中央情报局研究结果发现,苏联国民经济体系对油气出口的高度依赖。“在部分年份中,石油和天然气所赚取的硬通货占据苏联全部硬通货的60%-80%,并且这些收入成为苏联经济体制的一个支柱。苏联虽然从西方赚取硬通货,但它需要用这笔钱从西方购买粮食和技术,以维持经济体制这个庞然大物。”

于是里根政府决定从国际原油入手,一方面加强出口管制,通过禁运钢管和管道设备的措施,迫使西欧放弃与苏联业已签订的大口径管道出口协议,要求它的盟友减少对苏联集团石油贸易的依赖;另一方面,通过为沙特政府提供安全保障,并提供最先进的预警机和毒刺式导弹,与沙特结成反苏同盟。

(来源:中国经济网)

美国还通过限制苏联天然气出口数量、向苏联转让有误技术来破坏苏联经济。美国鼓励西欧国家利用各种替代能源,减少对苏联天然气供应的依赖。

此外,1983年,美国还将一项协议强加给了国际能源机构,限制欧洲从苏联进口的天然气比例,规定西欧从苏联进口的天然气不得超过其能源需求量的30%。这项协议于1983年5月在威廉斯堡的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上正式签署,它切断了苏联从西欧获取硬通货的渠道。

除了能源领域,美国还盯上了苏联的另一个软肋——粮食进口。

由于片面发展重工业,苏联对农业投资甚少,农业产出无法满足大众消费需求,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苏联成为世界最大粮食进口国,而美国正是世界最大的粮食出口国。

以苏联入侵阿富汗为由,吉米·卡特于1980年1月宣布对苏联实施粮食禁运,中断1500万吨对苏出口粮食,并协调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等美国传统盟国参与这次粮食禁运,保证它们向苏联出口粮食不超过“正常和传统”水平。

为应对“粮食禁运”,苏联采取优先从多国进口的方式减少对美国的过分依赖。1980-1981年苏联从阿根廷粮食进口量超过了美国,成为了苏联第一位粮食进口国。与此同时,苏联还扩大了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西欧的粮食进口量。

1981年里根上台后,在3月24日部分取消长达15个月的对苏联粮食禁运,3个月后恢复对苏联大量出售粮食。虽然美国重新向苏联出口粮食,但苏联粮食从多国进口的政策仍在继续。美国的禁运使苏联和美国均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冷战的终结

东欧剧变、德国统一、华沙条约组织和经济互助委员会解散、苏联解体,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发生的这一系列重大事件被看作是冷战时代结束的标志。

美国对苏联的缓慢绞杀过程中,经济方面利用贸易管制、经济制裁和拉拢盟友的方式,阻碍苏联贸易发展,断绝其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技术领域,联手西方国家实施限制高新技术转让的管制政策;此外,美国根据苏联是粮食进口大国以及对石油出口依存度高的特点,针对性地对苏联经济贸易的痛点及弱点进行突破。

虽然苏联也采取了一些反制措施,例如拒绝批准“布雷顿森林协议”,不允许东欧各国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推出“莫洛托夫计划”开展国际经济合作,但效果并不显著,经济结构的失衡与计划经济体制的不灵活制约了其反制美国的能力与空间。

实际上,在20世纪70年代,两大集团的较量中,苏联还占着上风。当时苏联经济总产量相对美国缓慢但稳定增长,钢铁等特殊产品的产量超过美国。在苏联出口中占巨大份额的能源和黄金价格都大幅度上涨。

而与此同时,西方世界却陷入动荡,1975年经历了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布雷顿森林体系陷入混乱,滞涨在大多数市场经济国家造成了严重的政策困境。

但或许正是这段时期相对的繁荣掩盖了苏联经济中的根本性问题,包括重工轻农、片面发展军事工业的畸形经济结构和过于依赖石油的外汇收入来源。

忽视了这些问题的苏联继续将大量的资源投入到与美国的军备竞赛和"星球大战"中去,人民生活水平每况愈下,最终导致社会动荡,政权松动,走向解体。

参考资料:

崔丕,2002,美国《共同防卫援助统制法(1951)》的形成及其影响

王荆杰,2015,浅析马歇尔计划的作用与影响

刘林元、聂资鲁、周显信,2003,论马歇尔计划的战略眼光

欧阳向英,2018,冷战期间美国是如何遏制苏联的

东北证券沈新凤,2018,由美苏冷战反观中美贸易摩擦——从经济角度出发

华泰宏观李超,2018,美国历次贸易摩擦胜利了吗?——中美贸易摩擦系列研究(二)

_望智库,1980年代油价暴跌拖垮苏联是美国的阴谋吗?

梁孝,美国的经济战、苏联解体及其对中国的警示

韩冬雨,莫洛托夫计划对东欧国家经济政策的影响

Cooper,RichardN.2008.EconomicaspectsoftheColdWar,1962-1975.WCFIAWorkingPaper2008-0018.

什么是可燃燃料?

20世纪,任何人的有生之年,煤都是一种不会枯竭的资源。20世纪最后10年中,煤的资源基础可以满足未来400年的需要,以每年消耗增长为26%计,1980年世界能源委员会公布的估算探明储量可持续近80年(注5)。如果优先考虑能源供应充足与否,就不能忽视煤这种资源;如果优先考虑环保,则对煤的开发一定要谨慎。后者与本章内容关系尤为密切,因为将一种资源转换成储量离不开成本和技术,而使用原始能源却造成环境污染,这样的决策势必会阻碍煤储量的扩大。

成煤

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我们可以不间断地追踪煤的整个演化过程。煤的形成需要诸多条件,但一般都由沼泽底部腐烂的植物残骸形成,树木及其他沼泽植物亡后,落入其周围的水中,尽管一些动物如白蚁会吞噬亡植物,亡植物在空气中还会氧化,但由于水的掩埋,这些过程变缓,因此二者均不能将全部亡植物消耗殆尽。经过数千年,大量的亡植物不断积累,下面的物质被上覆的物质压实,这些积累物被称为泥炭沼,可见,泥煤是最近消亡物质形成的一种植物燃料,当泥炭沼经地质运动被埋在岩石沉积以下时,成煤过程就开始了。

沼泽演变过程中,海平面上升淹没了沼泽,海平面下降则使沼泽干枯,地质学家将海平面的上升和下降分别称为“海进”和“海退”。沼泽区更像一片滞水区,时而淹没,时而干枯,植被也随之经受这一周期性的缓慢过程。古生态学家通过观察某一地区的煤层分布,就能研究这种由陆地和水引导而使植被跟进的演化规律及其结果。

煤的形成和进化过程中有压实阶段,即将流体挤出,挤出的大部分流体是水,因此压实过程中,一定体积或质量情况下,剩下的富含碳的固体物质越来越多。碳化合物是煤的化学能的来源,因此可以说,压实作用提高了一定体积的煤所含有的能量。

等级与质量

年代早、压实程度高的煤,其化学能的密度(即单位质量所含的能量)通常高于年代晚的煤。能量密度高、成熟度高的煤,在能量一定的情况下,需采出的煤量少,因此更易于运输。煤的成熟度就是其等级,附录中给出了不同等级的煤及其特点。褐煤的成煤时间最短,通常是海退之后埋藏在沉积物之下的泥煤;接下来是沥青煤,沥青煤这一大类中又有许多不同的分级,反映出随着埋藏深度加深,埋藏时间加长,其湿度和挥发性物质(如甲烷)含量越来越低;无烟煤成煤时间最早,与其原始植物状态相比变化程度也最大,基本没有湿度,也不含挥发性物质。煤的级别越高,所含能量也越高,硬度也越强,因此对煤最简单的分类莫过于将其分为“硬煤”(hard coal)和软煤(soft coal),硬煤的能量含量为10260英热单位/磅以上,软煤的热值则低。煤在压实过程中,流体被挤出,一些挥发性物质,通常是甲烷也随之流失,影响了煤的能量含量。煤的等级高,灰的含量也随之增加,有些人最初看到这一现象时很吃惊,其实,压实过程中挤出的大部分物质是水,灰的含量(无论是按体积还是按重量比)随碳含量的增高而增加。如果这样,是不是等级高的煤燃烧起来烟更大呢?并非如此。这个问题要把能量含量和灰含量联系起来看,等级可以通过化验来确定,有意思的是,等级试验结果表明,煤的等级并不直接与其热值或埋藏深度有关,更多的却与其亮度有关。地质学家和地球化学家们给该试验取了一个极为响亮的名称:镜质体反射(vitrinite reflectance)。它只是意味着镜质体组分(大部分是碳)有闪光性,随年头增多,等级升高,闪光性也更强。岩石收藏者应该能注意到无烟煤就像黑曜岩一样色泽光亮,而沥青煤则是暗黑色,褐煤之所以叫褐煤,就是因为其外表毫无光泽,而泥煤就和从堆肥底部捞上来的东西差不多。

还有许多试验,包括测定煤的凝结特性和自由膨胀指数,与煤在或慢或快的氧化过程中的表现有关。这些参数可以说明哪种煤最适合的用途。

通过液化或气化,煤可以转换成液态燃料——合成燃料。这种潜力是偶然发现的。合成燃料克服了煤不方便的缺点,某种程度上也克服了其环保方面的障碍,比如像硫化合物这样的污染物在合成过程中可以脱除掉。但合成过程要消耗能量,因此存在效率方面的代价,这使得煤产品的成本过高,目前,煤的合成燃料仍无法与油气产品竞争。

表1.1给出了世界各地已知煤资源量的探明储量和热当量值。应该注意的是,表中某些地区资源量很小,但这些地区的勘探程度也低,例如,美国地质普查局目前正在撒哈拉以南的中部非洲地区普查,预计那里可能有大量的、但迄今为止仍是未知的低等级煤资源。

表1.1 不同地区硬煤的探明储量资料来源:Hedley, Don 1986, World Energy: The Facts and The Future, Euroraonitor Publicatitms,London, p. 186.

如果将这些数字同全世界约为300夸特的年耗能量相比,储量无疑是巨大的。大部分探明储量都集中在发达国家中,撒哈拉以南的中部非洲地区探明总储量的三分之一在南非并由南非控制,这一事实也说明了这一点。是否有煤资源的地区才能实现工业化,还是只有工业化国家才能找到煤储量?

油和气

全球石油的预测资源量基础为2.2万亿桶(580万英热单位/桶),相当于12700夸特。其中有6100亿桶为可采储量(注6),20世纪60年代M.金.哈伯特(M. King Hubbard)在其著作中指出,未发现的资源量有可能使储量又增加6000亿桶,基本上是把目前专家们预测的控制储量又翻了一番(注7)。

油气生成

一般认为油气和煤一样,也是由大量的亡动植物的残骸形成,这些物质的埋藏条件使其免于其他生物的消耗或氧化。虽然有冒犯广告部门之嫌,但科学理论确实认为恐龙遗体在石油沉积中不占主要部分,某些恐龙的体型尽管庞大,但即使一个中等大小的油藏也需要几百万这样的大家伙在同一个地方。油气沉积更有可能由众多的小水族生物构成,这些生物以溢人海中(有时是湖泊)的丰富营养物质为生。因此,许多油藏都位于古三角洲地区,因为河流可以将大量营养物质和残渣从这里带人海洋。

物换星移,岩石沉积物(泥、粉砂和砂)逐渐离开河流开始堆积,形成巨大的砂层、粉砂层、泥层或者化学沉积物层,如碳酸钙。就像成煤一样,越来越多的岩石物质在富含腐烂有机质的层位上方沉积。正常情况下,随着岩石的沉积,岩石空隙中的流体形成连续相,这样,任意深度的流体都可以支撑上覆流体的重量(流体静压头),同理岩石颗粒也保持连续接触,支撑上覆岩石颗粒的重量。这种情况是沉积和压实过程的结果,这一过程中,增加的沉积物会将下方受压实的沉积物中的流体挤出。但是随着埋藏深度的增加,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非渗透层中断了排出流体的连续状态,此时,被圈闭的流体必须承载一部分岩石负荷,这就使得压力快速升高,这种情况称为“过压”(overpressure),在深度为10000英尺以下时非常典型。

油气藏存在的条件有三个:孔隙渗透性岩石、圈闭和生油岩。孔隙渗透性岩石构成油气藏本身,油气储存在岩石颗粒之间及岩层(如砂岩或灰岩)晶体之间的大量微小孔隙中。埋藏过程中不断增加的岩石负荷迫使流体从正在压实的页岩物质中排出,油和气经过孔隙和渗透性油气藏中的水上移,占据了储集岩颗粒或晶体之间的微小孔隙,而一部分水总是留在岩石沉积中。岩石颗粒外围一般有一层水,油和气占据中间的孔隙,较轻的油气上移,至表面后会向大气中溢出,除非遇到圈闭,即非渗透层。图1.1所示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油藏孔隙形态。

图1.1 油藏孔隙注:浅色区域代表砂粒,浅色阴影部分为外围的水,深色阴影部分代表孔隙空间中央的油或气。此图所示储集岩物性很好。由劳埃德·布朗(Loyd Brown)先生提供

几乎所有的油藏都含有一定量的气。有些气可以溶解在油中,就像饮料中的碳酸一样,但如果气量超过能溶解的量,则会形成游离气顶,由于气很轻,且移动性强,少量的气会通过微裂缝或孔隙路径逸散到地表面,这部分气主要是甲烷。

流体烃基本上在水相(海洋、河流、湖泊)沉积环境中生成。最初水填满了所有储集岩的孔隙,即使有大量的油气运移到储集岩中来,也无法驱替全部的原生水。如果大量的油气没有运移到储集岩中来,其中余下的水就更多,孔隙中水越多,油藏性能就越差。

石油市场

19世纪中叶,石油开始时常引起人们的注意(在宾夕法尼亚的油溪发现有油渗到地表)。石油虽然可以燃烧,但在地表所发现的量还不足以构成商业规模,且燃烧时有刺鼻的浓烟。有些开拓型的企业家从溪水中将油捞出、装瓶,作为稀有的药品出售。大约在1850年,塞缪尔·基尔(Samuel Kier)投产了第一个石油蒸馏器,处理盐井中产出的油,蒸馏产品成为极好的照明用油,于是需求量瞬间大增,接下来的几年中,其价格从每加仑75美分剧增到2美元(注8)。

1859年,埃德温·德瑞克(Edwin Drake)雇了一名盐井钻工在宾夕法尼亚州泰特斯维尔城(Titusville)附近打了一口井,在62至67英尺深的地方钻遇了一道裂缝,每天能涌出10桶左右的油,这和以前的只从地表裂缝或小溪水面上捞油的产量相比,无疑是极高的产量。新的丰富的石油资源很快证明了其作为燃料的巨大潜力,引发了第一轮钻井热潮。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宾夕法尼亚西部和弗吉尼亚西北部已打了几百口井。打井狂潮使得油价直线下跌,需求量上涨虽也很快,但还是落后于产量的增长。当时的产量波动幅度很大,产量上来后,新发现使价格下跌,持续的需求增长又会使价格上扬。

与固体燃料相比,液体燃料有明显的优势。液体可以从储集点流到使用点,就像煤油沿着灯芯上移或汽油流入引擎一样,燃料点一直能保证有少量燃料,这样燃烧会更均匀,也便于控制。还可以用简单的蒸馏工艺对流体燃料进行处理,以满足不同的燃烧标准,包括清洁燃烧标准。这些优点使得石油越来越受消费者青睐,其市场占有率很快就超过了煤。

石油工业的早期虽然“粗放”(crude),但增长速度很快。石油地质学家们很快就摒弃了下面这种观念:石油在地下河中流淌。随之而来的是钻井技术和开采技术的改进。到了20世纪初,墨西哥湾的浅水区及世界上其他不同地区都有石油生产。

石油这种能源,一经发现,就会在地层本身的压力作用下,乖乖地流到消费者手中,这是前所未有的事。对这种能源的获取,绝大部分投资是在钻井方面,井完钻后,后续的生产既不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其他方面的成本也不是很高。成本没有多少,生产的量却很大,这使得石油成为财富的源泉,因此得名“黑金”。尽管如此,其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价值并没有高得离谱,即使在价格暴涨的20世纪70年代,石油(或其炼制产品汽油)价格也没超过任何一种液态产品(如牛奶)的价格。但当时一口单井的初始产量能达到每天20000桶,甚至30000桶,即便以20世纪80年代的低谷油价计算,这样的一口井每天的收益也能达到近25万美元,这种井的盈利性毋庸置疑。当然,这种高产油田极其少见,当时探井的成功率只有5%(依据所掌握的地质资料)。如果和牛奶相比,没有哪头牛一天能产30000桶奶,所以农场主不必白费力气去买19头牛,再找出一头这样的高产奶牛,他也不可能花费120万美元去买一头不产奶的牛。

液态燃料比其他任何一种燃料都更方便,能量密度也高。这种燃料促进了自带功率“马车”的研发,汽车业迅速发展,美国的成年人很快人手一辆。20世纪初美国本土不断有新发现的油田,与此同时,美国和欧洲公司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石油产量,其中包括来自沙特阿拉伯盖瓦尔(Ghawar)超大油田的产量。

丰富的石油资源极大地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增长,需求的增长又促进了石油工业的发展。石油利润主要来自销售,国际化生产满足了大部分市场需求,然而各出口国政府却已经认识到本国财富的巨大来源正在由外国公司生产,生产成果由外国人享用,继此之后,石油生产开始国有化。某些地方的国有化进程比较温和,比如沙特阿拉伯分享ARAMCO公司(the Arabian American Co.——阿拉伯美国公司)的股权,重组后的公司中,原来的产油公司仍保有营业权益;但另外一些地方的国有化就不是这么风平浪静,比如利比亚将英国石油公司的权益国有化,还有伊拉克和伊朗的国有化进程(注9)。1960年,委内瑞拉、沙特阿拉伯、科威特、伊朗、伊拉克和印度尼西亚成立了石油输出国组织,但直到1973年,该组织才有足够的力量在油价方面与西方的油公司抗衡,各成员国甚至走到一起进行磋商,同时,阿拉伯国家还将这一新生力量作为政治武器使用。此时,美国的石油供应有36%依靠进口,石油禁运给美国以重创。

美国人由此经历了长期的石油短缺和汽油价格上涨。OPEC成员国深刻认识到如果保持低产量、高价格,那么长此以往,他们的油会有更高的价值。我们可以再拿与农业的对比来说明:农场主无法选择将生产推迟,今天没收割的庄稼,过了农时就会颗粒无收;但OPEC在1973年没有油产量,可以留到将来再生产。有些人谴责这种市场操控“违规”,还有些人指责美国人的买方垄断“犯规”(买方垄断与卖方垄断相反,是指一个消费者,或一群消费者采取一致行动,通过控制市场的大部分需求控制价格)。这中间,到底谁是罪魁祸首,每个人对民族主义、市场自由和公正的看法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同,这是些无法简单回答的问题但关键是要明白,正是上述这种“违规”和“犯规”导致了供应短缺。

油价上涨让美国人受到了打击。一度廉价丰富的能源供应急剧缩减、价格飞涨,从1973年到1983年,美国人节约用油近20%,总耗能量降低11%(实际上,耗能从1979年的高峰降至1983年的低谷,这种情况反过来又要求增加能源的使用)(注10),同一时间内,美国国内掀起了滞后多年的石油生产的热潮。较浅的大油田几十年前就已发现,产量早已递减,外国原油的进口,使得人们没有积极性去打更深的井、找新油田、或者针对老油田采用昂贵的新技术提高采收率(需要注意的是,油井达到其产量极限,其费用并不按比例增长,这种所谓的生产极限在国际上来说仍是很高的产量,而多数美国人的井已经按极限产量生产了多年)。美国国内的石油短缺表现在两个方面:国内的产量和储量基础在下降;需求的增长靠增加的进口原油解决。美国的石油工程师和化学家们清楚地知道,产量递减的油田,地下仍留有原始地质储量的三分之二或四分之三(其中的技术原因将在下一章探讨),储量是指在现有技术和经济条件下,已知资源量中可以生产出来的那部分。因此,石油工作者们对提高采收率技术进行了刻苦攻关,用技术将美国的储量翻了一番,使老油田的产量提高了一大块。

第一次石油危机,继而第一次能源危机并非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导致一种能源向另一种能源过渡,甚至影响到了国家的兴衰,美国和欧洲的石油短缺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引起了能源危机。1943年,美国的内务部长(同时也是石油巨头)哈罗德·伊克斯(Harold Ickes),出版了一篇题为《我们正在耗尽石油》的文章,1948年,美国提出“能源危机”。1956年的苏伊士危机曾使能源的市场供应一度严重中断,当时的石油禁运是针对英国和法国,而不是美国。1967年的六日战争之后,阿拉伯的原油生产国采取了禁运措施,1973年的禁运更为成功,影响范围也更大,两次禁运使得油价急剧上涨(注11)。

油价上涨后,西方的财团突然急于增加在第三世界原油生产国的投资。传统的发展理论主旨是:发展需要注人大量资本[欠发达国家缺少能吸收资本的基础设施,这种现象说明传统理论存在着致命缺陷。艾哈迈德·阿布·贝克尔(Ahmad Abubakar)解释了其中原因](注12),许多贫穷的产油国获得了巨额贷款,其石油财富却被均分。

全球范围内的勘探日趋白热化,新技术不断使储量增加,需求已趋于饱和,石油供应与需求量已基本持平。但压力之下,背负巨额贷款的产油国仍要保持较高的产量水平,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的同时,世界市场的原油价格却一直在下滑。太多的产油国为了保持其在国际上的资金信誉而放弃了原油限产,OPEC试图给每个成员国设定一个产量限额,但此时又出现了几个非OPEC成员的原油出口国,更有甚者,还有几个负债严重的成员国为了完成其偿还贷款的任务而谎报产量。

市场压力各方面的因素综合到一起,使得几年内油价直线下跌,最低时还不到最高油价的三分之一。在美国,购买进口原油又开始比自己生产边缘井来得便宜,到1990年,美国的原油进口占其原油总量的一半以上,比1973年石油禁运前的进口量还大,如果不依靠进口,就会出现原油短缺,且短缺会持续,但如果选择纯粹的自由市场机制(包括国外市场),则不会出现全球的供应短缺。

美国人对能源供应的看法一直自相矛盾。一方面美国人认为不应该对市场进行任何限制,应该购买最便宜的石油;另一方面,供应中断,国内出现短缺时,美国人又要政客们出面让各油公司稳定油价。美国人要保证充足的供应,以便可以随时开车到任何想去的地方;美国人要强迫其他原油出口国从他们的油田里为“我们美国人”提供原油。1990年,美国制裁伊拉克以及受伊拉克控制的科威特前后,一度需求受到遏制,当时政治家们和消费者都大声疾呼,反对石油产品价格上涨,那时有一部分供应还是以前低油价时采出的油。这种情形实在是一种绝妙的讽刺:80年代油价下跌时,当时的生产井都是70年代后期高油价时投产的,其投资成本高,却没有保持油价上扬的机制。买方市场时,将价格降低寄希望于高成本油井的产量,卖方市场出现时,也要求油价不要上涨,这有道理吗?

反对油价上涨这种情绪在地球环保年期间达到了高潮,而当时美国人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因惧怕全球范围的温度回升、酸雨等等,开始致力于环保。报纸杂志等大肆指责化石燃料带来的环境危机,可是一旦要通过涨价限制能源使用时,涨价又不被接受。

环保主义者们本身也是十足的石油消费者,其态度的多变并不是说环保运动不重要,说明这种现象也不是要给石油工业唱赞歌,只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各公司的经营可能会反映出其领导者的一些人格特征,但公司毕竟不是人,能源公司同其他公司一样,也要对市场作出回应,努力使其利润最大化。因此说这些公司目光短浅、对环保重视不够或没能保护好边缘市场(承受能力弱的消费者),这些指责很有分量,但必须由所有的人承担,如果指责这些公司蓄意冒犯或心存恶意则毫无意义。

未来生产潜力

控制公司行为的市场力量具有双重性:一方面,消费者购买产品;另一方面消费者购买公司股份从而拥有该公司。后者,是个人为公司做出战略规划,而前者则是为公司的生产做计划。只要消费者还需要大量的能源,这种需要就为提高产量提供了驱动力,这种需要一直与经济状况密切相关,只要股东们确立了投资回报的优先顺序,短期内的价格也就随之确定。

说了这么多,只是想说明应该把油气视为一种有限的但不会最终枯竭的资源。本书写作期间,供应还在随需求而变化,这种情况会一直延续至21世纪。以目前的消耗水平计,世界上现有储量可以维持到21世纪30年代,但还有许多没发现的储量,地质学家和工程师们深信这一点,否则,就不会再有勘探钻井。由于供应低于需求,在已知资源量范围内,通过对老的递减井采用提高采收率技术进行生产,可以大幅增加储量。

全球还有很大一部分地区未进行勘探。只要对比一下,美国有60万口生产井,而非洲大陆只有6000口,而非洲大陆的沉积盆地要比美国多;再进一步说,即使在已完全开发的油田,油的可采储量也从没超过油藏中已知资源总量的三分之一。还有大量的油等着我们去发现,如果有必要,还有更多的油可以从老油田中生产出来(见表1.2)。因此可以说,此书写作时在世的人,很难活着看到油气储量枯竭的那一天。

表1.2 世界不同地区的油气储量 夸特资料来源:Derived from data in the Oil Gas Journal, Dec. 25, 1989, pp. 44-45. 非常规油气资源

许多作者将沥青砂、致密含气砂岩和地压含水层(含气)看成是单独的资源,本书中将其划归为一大类,只是代表了常规油气的极端情况。沥青砂也是油藏,不同的是,它不含较轻的烃分子,因此油无法流动,地质年代中,这种油藏一度可能是常规的油藏,但由于侵蚀作用,逐渐暴露于地表,经过不知多少世代,几乎所有的较轻分子蒸发殆尽。加拿大的沥青砂非常闻名,尤其以阿萨巴斯卡广阔无垠的沥青砂著名。

致密含气砂岩是页岩含量很高的气藏,基本上没有渗透性,因此流体很难通过。气体由于分子极小,几乎没什么粘度,因此从这种气藏中获得一定产量是可能的,下一章要讨论的油气藏增产技术可以用于这种气藏。本书给出的资源量和储量数字包括了这里所说的非常规资源量,但对致密含气砂岩的资源量很可能估计不足,因为常规勘探中,常常忽略致密含气砂岩所处的页岩油藏。

地压含水层是100%水饱和的砂岩地层,但水中有溶解气,就像饮料中的碳酸饱和一样。从技术角度讲,所有地层都在地压作用之下,即每一地层都要承受其上覆地层的压力,地压含水层的特殊之处在于,极高的地压之下,水中含有大量的溶解气。如果价格有保证的话,有可能会开发这些含水地层以获得其中的气。

干酪根

干酪根就像煤一样,是一种原始能量来源,其资源基础量巨大,但目前还没有证实在经济上具有可行性,因此没有储量估算,有些项目,如在科罗拉多州西北部,UNOCAL公司(美国加利福尼亚联合油公司)在伞溪(Parachute Creek)现场已生产了一定量的页岩油(shale oil),但这种生产有一定的项目补助费用,如价格保证等等。从干酪根中生产合成原油,目前技术上还存在着一系列障碍,从长远看,成本效率比还不够理想。如果油气资源衰竭,能源价格又回升到能源危机期间的水平,就有可能对这种资源进行大规模开发。不过能源价格真要高到那种程度,也可能引发其他资源的商业化生产。

生物燃料

生物燃料是最新消亡的生物化学能,这种原始能量来源评价起来较为复杂。某些作者坚持不考虑“农业废产品”的应用而夸大生物燃料的资源基础,另外一些作者则无视过去及当前生物燃料对人类所作的贡献。其实,1880年煤出现以前,生物燃料一直是人类的主要燃料(注13),目前仍有一半左右的人口依靠生物燃料满足能量需求,但这些人大部分是穷人,能量需求很低,以至于很多能源分析家们忽视了生物燃料的贡献。而另有一些专家认为所有生物燃料的总能量是人类目前工业化生产出的能源量的15到20倍,“他们还指出,生物燃料中只有一小部分具备提供能量的潜力”,如果要保证可持续性,生物燃料的年消耗量必须低于年生长量(这是必须的,因为除用作燃料外,这些生物还有许多其他用途,其中包括给人类、牲畜和野生动物提供食物)。据估计,地球上植物生长总量的能量含量约为3000× 1015英热单位,其中23%在沼泽、草地、苔原地带;29%在森林中,10%在庄稼地中,38%来自于水生植物系统。

有几种逻辑假设可以说明生物能量的产量,进而判定生物燃料是否真的具有可持续性。国际应用系统分析协会(IIASA)的一项研究表明:陆地上生长的植物,可“谨慎栽植”的最多可达40%,其结果是可获取750夸特的能量;但庄稼和木材占了其中56%。剩下330夸特能量,另外还有60夸特可以从农业和木材业的废弃物中获得。考虑到能量转换效率一般低于50%,假如管理和生产工艺到位(注14),也只能从中获得180夸特的能量。由于基础资源量可以不考虑可复原性或效率,则年度总的资源基础应该是390夸特。

有人可能会反驳说:栽培方法的改进会提高年产出,但让农业获得高产的一些作法本身也非常耗能,在计算植物燃料的总储量时,应该考虑收割和运输过程中的损失。再者,即使在森林中,这种生物量中也有一大部分不是木质燃料,其中包括野生动物、小的植物、微生物等。如果进行彻底采伐,意味着将陆地剥光,对环保极为不利。

如果将大量的生物燃料的资源基础转换成储量,再来讨论这一问题,则必须考虑土地的最佳利用(best use)和生物资源。社会各界已经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环境问题,IIASA的研究也表明60%的陆地植物不适用于能量生产,这也可能是基于地域原因(北极苔原植物分布零散,难以有效采集)或环保考虑(保留一部分原始森林),无论出于哪种原因,各种数据都表明,可用的生物燃料已动用了一半以上。还有一点应该注意的是,将所有农业废弃物和森林生长生物收割殆尽对环境极为不利,田间及森林地表的残渣和断茬必不可少,可以防止土壤受侵蚀,支撑那些消化有机物的小的生命形式,对土壤极为有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